NEWS

鋼廠如何使用陶粒砂作為鋼包填料砂

1.陶粒砂作為鋼包填料砂的核心優勢
球形顆粒結構

流動性優良:球形顆粒間摩擦力小,填充密度高(堆積密度1.6-2.0g/cm³),能快速形成均勻的砂層,澆注時排水較順暢。

抗滲透性強:緊密堆積的結構能有效阻擋鋼水的滲透,降低燒結風險。

高耐火度和熱穩定性

耐火度≥1750℃(Al₂O₃含量50-90%),可承受鋼水高溫侵蝕(1600℃)。

熱膨脹係數低(0.5-1.0×10⁻⁶/℃),高溫下體積穩定,不易龜裂。

化學惰性

抗鋼水及爐渣侵蝕能力強(特別適合高氧鋼、不鏽鋼等複雜鋼種)。

不釋放任何有害物質(如六價鉻),環保性優於鉻礦砂。

二、陶粒砂作為引水砂的應用步驟
1、原料選擇及預處理
粒度控制:
陶粒砂的粒度通常為0.2-1.0mm,建議級配為:

粗顆粒(0.7-1.0mm)佔40%

中顆粒(0.4-0.7mm)佔30%

細顆粒(0.2-0.4mm)佔30%,
平衡流動性和抗滲透性。

乾燥處理:
使用前需在200-300℃下乾燥2-3小時,以除去吸附的水分,防止澆注鋼水時發生爆炸。

2. 混合和準備(可選)
添加劑優化:

加入1-2%石墨粉:提高潤滑性,減少砂層與鋼水之間的摩擦。

加入0.5-1%硼砂:降低燒結溫度,促使砂層在高溫下適度黏結,防止過早塌陷。

混合均勻性:
使用雙軸攪拌機攪拌5-10分鐘,確保添加劑分佈均勻。

3.鋼包水口填充
填充方法:
透過氣動輸送設備將砂子注入鋼包底部水口(如滑動水口或長水口)。填充高度通常為150-250mm,並需輕微振動壓實。

分層設計:
對於大型鋼包,可以進行分層填充:

下層(接觸鋼水):細顆粒寶石砂(0.2-0.4mm),增強密封性。

上層:粗顆粒寶石砂(0.7-1.0mm),確保排水速度。

4.高溫預燒(關鍵步驟)
預燒製程:
在1000-1200℃下預燒30-60分鐘,使砂顆粒表面略微熔化,形成“微釉層”,既保持了顆粒的獨立性,又增強了整體的結構強度,防止砂層因鋼水沖擊而塌陷。

5.鋼包澆注
排水機制:
在鋼水靜壓力作用下,砂層底部受熱軟化,珠砂靠自身的流動性隨鋼水流出,形成穩定的流道。

流速調節:
透過調節粒徑比例(粗顆粒比例越高,流速越快),控制初始鋼水流速,避免產生湍流夾渣。

三要點
顆粒尺寸管理

禁止使用粒徑小於0.1mm的超細粉,容易造成板坯阻塞。

定期篩分、清除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雜物(建議循環次數≤3次)。

環境適應性

高氧鋼:需對陶瓷砂型砂在氧化性氣氛下的穩定性進行檢測(Al₂O₃含量≥70%較安全)。

真空精煉(VD/VOD):陶粒砂的揮發性較低,適合真空環境,但預燒溫度需提高到1300℃。

成本控制

陶粒砂單價較高(約500美元/噸)。採用與廉價沙子(如石英砂)以7:3的比例混合可降低成本,但混合沙子的流動性必須符合標準。

Scroll to Top